编者按:这是我关注的一个做魔兽世界黑市商生意的公众号上发的,是作者Yip ching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的回忆文章。个人觉得非常有意思,既是个人的经历,也是时代的写照,所以就转载到本站。
那几年有了街头电话亭,使用磁卡和IC卡,后来公用电话多了,有201卡、2901卡,上网时长卡、话费充值卡,各种电话卡飞速发展。我们家还有一大块利润,是出售电话卡类商品。
2001年刚去宿舍报到的时候,就给室友提供了便利,我的IC卡和校园2901卡都是面值的半折拿下,室友很兴奋,都自告奋勇要去兜售赚钱。
当时我也很兴奋,我们宿舍4个人讨论一夜,得出的结论是发财了。

第二天,我们就逐个宿舍去推销电话卡,被拒绝的比例大概是85%左右,只有15%的机会同学会有兴趣问问价格。
关键是,拒绝的时候,有很多话太难听了,会说:上一波推销人刚走,你们烦不烦啊?也有会说:你没看见门口贴的,销售与狗严禁入内嘛?
我们同宿舍4个人,一共推销了一个宿管站接近1000个同学,卖出去160多张电话卡,平均每张卡赚20元,一共赚了3200元,每个人分了800块。
分完钱,问大家是不是继续做,大家都打起退堂鼓了。被人拒绝的滋味太不好受了啊,我们刚出社会的人,还是太爱惜脸面。
当时,四五线城市IC卡和201电话卡正是卖得最火热的时候,小城市都不打折,买得多最多给9折。这块商业利润极大,但是资金周转也极其庞大。
在大学期间,我基本每周末都从老家往返南京,周5带着采购的电话卡回老家,周日带着采购电话卡的现金回南京。
电话卡批发市场在南京大方巷邮币卡市场,那时,我经常早上从仙林大学城坐着70路公交车站,一个小时路程到丹凤街。先去看看手机市场,看看新手机款式,再去探探市场手机价格。接着找赵总聊聊,然后去云南路大方巷。背包里装着10-20万的现金,重得像砖头似的。
在帮家里做这件事之前,我有生以来最富有的阶段也就有个千把块钱。转眼间,变成一次出手都是买十万货的大客,这是一个很奇妙的人生AB面。采购完电话卡之后,又换成一盒一盒电话卡放进背包,一路小心谨慎地押运回学校。
大方巷邮币卡市场的东面,有一家做牛肉粉丝砂锅的店(05年被评为标点美食),01年经过的时候,每天人山人海,我也吃了一次,果然非常好吃。后来每次路过,吃牛肉粉丝砂锅是我的必选项。
虽然不做生意很久,每年,还会特地跑过去吃几次。这家牛肉粉丝砂锅,20年了,一样的好吃,一样的排队,充满着烟火气。当年,老板30岁左右精神奕奕的帅小伙,现在变成了白着头发背也略微驼了一点的老爷子。趁着他不忙的时候,闲聊几句,讲讲南京城的变化,瞬间忘记所有的烦恼。
到了大二,业务实在太忙,我把隔壁班班长老徐,发展成我的兼职。他每周负责,收取靖江邮寄南京的快递,包裹里都是需要维修的手机,他花一天时间,按照地址送到各个维修点,再从维修点取货已经修理完毕的,快递回去。最后再去虹飞电信城帮我看看货,买点配件和辅材。
老徐是苏北一个穷家庭出生,在学校里面穿的都是蓝色的那种70年代特有的运动服,估计还是老一辈留给他穿的,身上也永远只有一套,没有换洗。当时我一个月开支老徐1800元,一直合作到大四毕业。
老徐在大学期间没买过手机,但是一直有手机用,因为我们家维修的机器,正好测试性能需要试用一段时间。于是,老徐成了南京财经大学换手机最频繁的学生,没有之一。
老徐,好兄弟,你在哪儿,我QQ被盗,找不到你了哎~
这里说几个的商业构想,站在现在,我能想明白。如果当年2002年的我,能明白这些构想的话,我的财富级别应该还可以上几个台阶,当时还是过于保守了。
1.2001-2002年我正成为电话卡和充值卡代理的采购商,当时采购的体量已经能够拿到华东区最好的价格了。当时主流有2901电话卡、IC卡、移动话费充值卡、电费充值卡等。
为什么我从靖江取得不了最优的价格,能从大方巷获得呢?这就是各个运营商和各地区运营商压力和指标完成度不一样,造成的。
比如2901电话卡,省公司给泰州电信的指标是这个月卖出去200万,但是泰州没什么高校,本月泰州电信只能消化50万,剩余的150万完不成,要么领导就要被扣分,要么就要想其他办法卖出去。如果这个领导想升官,就会从别的地方补贴钱,把这150万电话卡亏本卖出去,甚至是极低的折扣。这就是为什么电话卡有很大的区域差价,而且来源曲折不明。
我当时如果能利用南京的市场,去铺设全省各地市,需要的人员和精力是能够得上的,而且作为标准化产品,实际并无售后和品质的问题,可以非常快的规模化运作。
当时50万元,我把电话卡主要销售靖江一个县级市,大概2周回笼资金翻一次桌。如果在全省范围,起步半天就可以翻一次桌。
当然有人会问,别人不会自己采购嘛?干嘛要通过你来采购呢?实际上,电话卡的销售主要渠道就是电话亭和运营商营业厅,单个体量都不大,一般单体都不够批发的级别,他们对于快捷的铺货应该是欢迎的。我如果每天能产出100万的电话卡销售额批发,即使按照0.5%的毛利来计算,一天也能有5000元纯利,一年也能买5套房子(当时南京房子也就30万左右)。这种快周转,简单铺点的难度,比共享充电宝的投入和难度小太多了。关键是,当时不敢多想一步啊。
2.2003年5月开始有了淘宝网,05-08年淘宝网在虚拟充值和话费领域,率先取得了突破。这是个什么意思呢?其实话费充值因为标准化和无售后的特点,成为淘宝培养客户和客户消费习惯的最开始的利器。那个阶段,因为你用淘宝买过话费和游戏卡,才逐渐培养了你用淘宝的购物习惯。
而我在2008年选择做淘宝游戏代练,而没有选择做话费充值这块,这犯了战略性的错误。很多年来,我都和自己解释,08年因为当时没有资本,没有积累,从0开始,所以没有做话费充值,其实这是自欺欺人。
当年,离开这个手机和话费行业时间不算长,凭着当年的体量和信誉,应该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想话费充值起步还是可以的。
而且灰色幽默的是,淘宝游戏服务和话费充值,大部分时候都是由同一个部门在管理的。
可能有观众问了,话费充值又有多大的利润呢?还是那句话,利润率极低,可是资金杠杆次数足够高,总的来说还是相当可以的。而且,有一些暗门,是不为外人所知道的。
第一,我万万没想到,后来淘宝为了培养客户消费习惯,会投入这么多钱和资源给到这个话费充值行业。我在阿里参加淘宝游戏商家大会的时候,阿里部门负责人曾经给了这么个数字。
2010年的时候,淘宝游戏服务和话费充值,体量都差不多都是100亿元流水。2020年的时候,淘宝游戏服务规模是150亿元流水,话费充值是1万亿元流水(2020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.5万亿元),电信话费充值有2/3都是在淘宝/支付宝平台完成的充值。
那请问,市场体量的大小和商家发展有关系嘛?当然密切相关!我2020年与阿里巴巴行业负责人比较熟悉之后,才了解到更多的内幕。
话费充值行业,淘宝一直作为培养消费习惯的重点在反哺,而且连续5年给了巨额的补贴。就是从事话费充值行业的商家,几乎每年还享受到淘宝给予的2亿行业总补贴。
2010年,介入话费充值行业的一个老哥金总,他每年靠淘宝话费充值赚取了不菲的利润,阿里还因为他规模优势,每年给予1000万的现金补贴。金总在2020年的时候,杭州淘宝城对面的商业楼,全款买下三层用于办公和出租,在2021年卖掉了7家话费充值天猫店,最贵的一家店铺转让费350万元。我每次见他,他开的车都不一样。什么流行就开什么,一年有一半时间是在朋友圈旅游。妥妥的人生赢家。
第二还有一些是菠菜市场洗回来的卡,众所周知,在网上支付发展不够充分的阶段,你怎么远程充值呢,这就有一种间接的办法,就是你给菠菜平台话费卡卡号和密码,他把资金给你充到平台。
这就是为什么,市场永远有比运营商批发出来低很多的话费充值卡的原因。话费龙头销量的几个大佬店铺,有些话费来源是非常可疑的。
2021年的时候,因为反洗钱和反诈骗行动越来越大,淘宝话费充值行业也对话费充值店铺进行了整顿。大概意思就是,一家平台店铺卖出去的话费,需要找运营商书名证明充值卡序列号的来源,如果有30%以上比例订单,不能证明渠道正规,则第二年天猫店铺无法续约。至此,2021年才算把黑灰产这部分都给打上补丁。
2023年,站在今时今日,我能感觉出来:每个行业,存在即合理。在中国这种规模的市场,任何薄利的细分行业,做到极致的,就没有不赚钱的。只不过赚钱的方式和手法,只有你做了NO1才能明白。
斜杠青年的追梦之旅
本文来自公众号:郭雅平台 作者:Yip ching,经授权后发布,本文观点不代表软件与软件教程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