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这是我关注的一个做魔兽世界黑市商生意的公众号上发的,是作者Yip ching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的回忆文章。个人觉得非常有意思,既是个人的经历,也是时代的写照,所以就转载到本站。
随着高考最后一门考试结束铃声的响起,炼狱一般的高中三年终于结束了。我心中激动的无以言表,嘴上叨叨着“刀枪入库,马放南山”,老爸在校门口接的我,给我递上了两支和路雪。那是我第一次吃这么高级的冰激淋,美滋滋。
那时,家里的生意已经上了轨道,一切都是那么欣欣向荣,每天早中晚都是下馆子。早饭和中饭都有定点的饭店,条件改善是一方面,时间宝贵是另一方面。
2001年的我,从重心在学习,对社会懵懵懂懂,突然就什么都要懂、什么都要去处理。暑假的时候,我先是跟着家里去南京进货。
那个时候,手机渠道大概分三部分,一部分是品牌供应商按照层级下放供销员到各个末端的,比如科健、波导、摩托、诺基亚,一部分是品牌供应商只到省级代理,我们主动去寻求合作和签约。最后一部分是通过批发大市场来补充。
先说说三星手机,当时三星的手机是硬通货,设计好看,创新能力也强,最关键是质量确实过硬。所以,三星的省级代理商非常吃香,基本一个型号就是一个单独的代理商。
印象比较深刻的是,南京富厚岗那有一家三星省代,公司办公地址是一个挑高的顶跃商办,公司一共三个老总,三四个职员。他们家一年全省三星手机销售过亿。据我所知,三星手机入关的时候是2000元,国家级的代理商大概能加价300元,省级代理商也能加价500元,两级代理商就能吃掉30%的利润。而且供不应求,物资短缺的年代,2001-2003年还没有卖不出去的三星手机。
三星的代理商也是最为大方的,当时三星省级代理,经常邀请全省渠道商去南京开会,有销售总结会,有新品发布会,每次会议的酒店都是四星和五星级酒店。
01年的我,出门所有的经验都停留在旅社,就是那种30-50元一个晚上,没有厕所,热水瓶都要自己去打。对,就是人在囧途徐峥他们住的那种。

突然,就进入富丽堂皇的五星级酒店大厅,大堂有高挑的美女弹着钢琴,空调忽忽吹着极强的凉风,空气中充斥着高级的香氛。那感官的刺激,美轮美奂,精致繁华,无法用言语来形容。会议的现场,也是盛大的商业互捧局,开场都是一个韩国或者日本人,用蹩脚的汉语致开幕词,每个真老板或者假屌丝,都端着架子,说着都是百万千万的生意。抽奖环节更是刺激,动辄都是几万的现金抽奖,最差的奖品都是LV钱包。

三星这种开会模式,成为全行业的标配。后来,在南京读书,我有一项固定的工作,就是代表家里去参加各种经销商的会议。每次参加会议都不会空手而归,最少也是一个阳光普照奖。
2007年现代快报报道了一个骗子,这个骗子是个会议骗子,每天穿着西装笔挺,在各大五星级宾馆提前踩点知道各种会议的日程和内容,然后去参加各种会议,就是为了拿点会议赠品。有手机、皮包、衣服、卡券、提货单、现金等等,他后来坦白,已经从事这个行骗4年了,平均每天两场,每月平均收益是2-3万,出手最大方的是供电系统内的各种会议。
这个骗子也有几次被揭穿,他只是很绅士的表示走错会场,潇洒离去。一般会议方也无暇去追究。我想说,01年,我就发现了这条财路了。
我上大学的4年,就从手机供应商会议,收获了大量的礼品和赠品。大学的时候,我用的永远都是最新的手机,只要没磨损就不断换回去卖掉。钱包、背包、衣服、水杯都是名牌,只可惜,很多时候,手机供应商会在礼品上写上XX会议或者XX公司馈赠,同班同学经常好奇或者羡慕的问,我也大大方方告诉他们怎么来的,最后被酸溜溜的同班同学起了个外号“王品赠”,想知道意思就反过来读。
手机也只分畅销和次畅销,我们去丹凤街虹飞批发货,就是为了从批发市场上抢到畅销的型号和货源。我第一次随着家人去南京批发手机,就发现出门只能打车,因为时间宝贵、货物众多。从来没打过车的我,心里上还好一阵觉得不能适应。
说说虹飞电信城的批发市场,批发市场就是一个货物集散地。
货源来源复杂,有时候货源和价格比正常官方渠道还要便宜。原因当然很复杂了,有通过权力搞来的货,快速散货的。有黑货重新回流的。也可能有收礼等渠道重新回流的。都有可能。

虹飞电信城有个长期的合作伙伴是赵总,赵总是个浙江温州人。准确地说,虹飞电信城的小老板几乎部是浙江人,一半以上都是温州人,他们对市场经济的钻研和抱团能力,是无敌的。赵总,是一个说话稍微有点结巴,外表老实,老婆非常漂亮非常精明,有点像狂飙里的大嫂。
为什么会选择这家合作呢,是因为他们家相对,有担当一些。
货物销售过程中,总有一些手机坏的,损坏的原因,客户说我什么都没做,官方维修点就说是人为损坏。最终,难搞的客户,损失就在我们经销商手上了。赵总会经常帮我们兜底一些问题,有时候官方认定人为损伤的,他们帮修好,不影响销售。最后就成为核心合作伙伴了。那时候,对接我们家发货,平均每天都要发货40-50台手机,顶峰时期每天100台手机的发货量。
批发市场,一般手机批发利润很低,只有10-20元一台,个别机型能有50元以上。但是全国发货量非常非常惊人,赵总,鼎盛时期每天都能发货2000-3000台手机。按照我估算的模型,每年起步500万纯利。
我2001年刚认识的赵总,还是点头哈腰发烟的小赵,05年毕业的时候,他梳个大背头,一副周润发的派头,已经在南京买2套房子,一套员工住,一套自己住。因为手下员工太多,索性就买了个200平的做宿舍。
赵总还给我们打开了很多奇怪的大门,比如赵总邀请我们家人晚上听个戏。我们以为就杂技或者是相声那种,去了才知道,就是电视里看的夜上海的娱乐场表演类似。
有歌舞表演,有相声段子,有东北二人传转。不得不说,东北二人转实在太恶俗了。大庭广众,我尴尬的脚趾头能抠出三室一厅。
每段中间,都有主持人互动的环节,赵总还掏了500元,在互动环节,当场表白感谢唱歌一首,欢迎“叶老板”之类的商业护捧,然后主持人邀请我们上台献花等。
哈哈,从那以后,我们对赵老板有点刮目相看。以前看他,有点结巴,老实巴交。做商业交际,一点都不怵场。人不可貌相,两头演技,都练的炉火纯青。
斜杠青年的追梦之旅
原创文章,作者:TOP10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op10bit.com/yip-chings-entrepreneurial-story-3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