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这是我关注的一个做魔兽世界黑市商生意的公众号上发的,是作者Yip ching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的回忆文章。个人觉得非常有意思,既是个人的经历,也是时代的写照,所以就转载到本站。
斜杠青年的追梦之旅-资本问题
1998年和1999年是我和我们家的开始。
现在,有个很聪明的人叫马斯克,马斯克有一个最崇拜的人,就是特斯拉。特斯拉是一个比爱迪生还要牛逼的科学怪才,他有很多科学实验和成果故事都被老美封禁。特斯拉有一个很著名的理论“369是打开宇宙的钥匙”。
所以承特斯拉的能量,1998年和1999年(369特别多的年份)打开了我世界的大门。
(期待大家有兴趣继续看,我做生意思路和直觉都是比较灵敏地,很多方面的知识积累也是海量的,希望通过文章结识一起努力的朋友。我知道人性喜欢看什么,不是喜欢看杀神就是捧神,狂喜或者暴怒的故事,情绪饱满,这就是人性,我可以顺着人性写,小说可以很精彩。不过,我写的是纪实,就平铺直叙了,不爱看的屌丝无所谓,我也不是写给屌丝看的。)
机会和火候都有了,难题就是资本了。那个时候,主流手机是摩托罗拉GC87C、摩托罗拉928、诺基亚2110、三星600C。

平均每个手机当时进价需要3500元左右,10台手机就需要3.5万元,按照正常运营一个门面,起步的流动资金也要10-20万。这对当时我们来说,这是一个天文数字。这时候,就有2个重要的人,一个是杨总,一个劳力士总。
杨总是我家人的一个朋友,以前做电缆起家的,价格双轨制的时代,靠着电缆领用和回收的一些漏洞,早早的功成名就。他很痛快的投资了5万块,一起成立了第一家公司实体国联通信。
随着资金缺口的扩大,又通过朋友的朋友,认识了劳力士总。劳力士总是一个早期煤炭道爷,在90年代初,就有百万身价,手上带一个30万的劳力士。后来,煤炭价格波动之后,他也失去了赚钱的能力。远近闻名的是,手上有点闲钱。我们家求上门,希望能借点资金或者投点资,一起做把手机规模做起来。
我们当时还不知道,合作都是没有好下场的。老杨只出了点钱,也不怎么在意,没参与生意。所以一直由我们家独自经营。只是最后N年后,老杨家道中落了,需要拆回投资款。事情第一次涉及到产权和投资,明账和暗账,博弈和退出。最后结局按下不表,至少合作过程算久的。
劳力士总的合作,就是一场噩梦了。合作不到一个月,就因为控制权吵翻了天。最后他还成为了一个强力竞争对手,他独立开了一个柜面和我们打对垒。最终,这个小城市,一共有5家左右有实力的手机商,平白无故给自己多找了20%的竞争难度。
所以,教育是言传身教的,我从来不和人合作开公司,从来不合作做生意。中国人,离股份制经营,还缺少了股份制理念市场培养的阶段。
资金的缺口,在寻找资金的方法途中,没有得到解决。却因为利润过高,积累的速度太快,在无形中化解了。当时一个三星600C手机,行货售价4800元,水货只要一半价格,市面水货行货根本就很混乱。这是利润的超级大头。
其他摩托和诺基亚手机,每台售价利润也超过三五百,这就是市场初期的样子。
当时手机套餐也从全球通后付费充值,变成了神州行预付费充值。当年,这个策划方案据说是华为为中国移动设计的。早期只有后付费(全球通品牌)一种商业模式,以至于移动公司养了一个班组专门负责催缴欠费。这个时候,就一个后付费改预付费方案+品牌运作方案,后来按照设计效果和效益分成,华为拿了移动数十亿的奖励分成。
当时的移动号码,还是稀缺资源,柜面还得先交钱,给预定。等SIM卡放号之后,再通知来拿。当时我们这种渠道商从移动批发入网新号,分成300元左右。换句话来说,一个预付移动手机号,充值300元放号,渠道商全部吃下来都不需要花钱。
真的,漫天飘的都是钱。
直到20年后的今天,您在大街上看到的运营商营业厅(非自营厅),都是靠新入网酬金为主要赢利点,当然附加了很多用户后期消费和使用情况,酬金金额高低有别。大概一个优质的入网用户,最终给一个门店产生50-80元酬金。话费充值大概只能提成1.6%,办理套餐、停复机等各种业务,大概是5元一个业务。
在2000年左右,移动公司柜面需要大量使用第三方招聘的员工,因为我们家和移动深入合作,亲上加亲,最后所有移动公司自己营业厅的第三方员工,都挂在我家天音通信代缴社保公司和合同管理。我们又多了一笔劳务派遣的服务费收入。
而且借着这个机会,几乎所有当地移动的营业员都是我们家代招聘,很多营业员也分不清公家和私营之间的区别。很多自家的营业员,主动推荐新入网用户到我们私营的柜面,换句话,公家出钱,给私营送流量、送钱。
正是拉大旗做虎皮,找个靠山好做事的思维惯性。导致我后来经营网店的时候,一开始就借着我哥哥规模很大的公司做虎皮,自己没有真正推出自己的品牌和效应。这方面一直有犹豫和混乱。短期很容易赢得客户信任,长期从正面市场,输给了彬彬这种一开始就做自身品牌。包括后期经营过2次天猫店铺,C店叠加T店,多品牌,多店铺,最终有点失败。
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,我一定集中火力,集中优势搞品牌。
备注:会有四篇左右的文章,说到手机店的成长经历,包括后期一些神奇的经历。大概从第五篇开始就是下坡路了,就电影弹幕说的“不出意外的话,要出意外了”,后期的变化让人唏嘘不已。
那个阶段,只是饱了眼福,苦了贪心。扒在致富的井边看了一眼,最后掉回井里。
功过向来结伴而行,有一腚的道理。
斜杠青年的追梦之旅
本文来自公众号:郭雅平台 作者:Yip ching,经授权后发布,本文观点不代表软件与软件教程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